17岁杭州少年写书讲述三年留美经历 最难熬是孤单

2019-04-24 09:50:40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朱一泓(左三)一家和美国寄宿家庭合影。

“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只身一人飞往美国,从生活了十四年的北京东八区(时区),飞到地球背面的美国东部——西五区,整整十二小时的时差。周围去过美国的亲友说,十二个小时时差有点难倒,但其实更难倒的是我心里的时差:我在美国可以很好地适应学校吗?可以很好地融入美国的家庭吗?”

17岁杭州少年朱一泓在他的新书《我在西五区》中这样写道。

3年前,还只有14岁的他带着满脑子疑问前往美国读高中。3年后,在杭州家里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的小朱,已经成熟不少。《我在西五区》这本书,一共15万字,算是他留学三年的一个总结,“展示了我亲历的美国高中生活。”

“最难熬的,是一个人面对一切,感觉太孤单了。”少年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如何帮他们尽快适应异国他乡的学习和生活?在《我在西五区》这本书,或许能够找到部分答案。

为什么选择到美国上高中

竟然是因为母亲的焦虑

朱一泓说,刚上初一时,他就明显地感受到,对于他的学业,妈妈越来越焦虑了。“在焦虑和压力中,母亲人格构成中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而血缘属性无奈地渐行渐远。”他在文章中写道。

朱一泓的妈妈也坦承,“那时候,和儿子很近,近到触手就可以摸到他柔软的头发,但又觉得离儿子很远,远到怎么也找不到他轻松笑颜的正确打开方式。”

朱一泓在14岁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位留学机构的老师,对方向他描述了在美国上高中的情景。“当时觉得美国教育跟中国教育蛮不同的,所以在仔细思考过之后,便跟父母商量,想要去美国留学。”

如果留在中国,只要升学的压力摆在那里,焦虑的源头就会一直存在。

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出国求学,他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留学的可行性报告,并提交至家庭“圆桌会议”进行讨论,并获得通过。

虽然为出国准备了很久,但毕竟只有14岁,朱一泓“心里其实还是有些胆怯的”。

“三年前,我坐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表面上还算淡定,内心的紧张忐忑只有自己知道。飞机上我基本没睡,脑子里一直想着许多问题,怎么面对,怎么解决,我只知道从我跟老爸老妈说‘我要去美国读书’那句话,我就只能义无反顾地向前走了。”

留美三年写40多篇文章

最难熬的是孤单

近几年,杭城赴美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关于美国高中大家因为距离和沟通的不便,很多方面还缺乏了解。

朱一泓觉得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计划把低龄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庭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仍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孩子而言,也会有很多的启发。

朱一泓告诉钱报记者:“我经常在报道里看到有些少年留学的负面消息,我觉得少年留学生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

他从小就是一个自主、独立、有想法的人。“我的时间观念很强,也挺开朗,喜欢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很乐于融入各种环境。”可即便是这样,朱一泓刚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卡罗高中9年级念书时,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英语不好,刚开始上课时完全蒙圈,老师讲的几乎都听不懂,作业还不敢落下,每天心里都是吊着的。很多作业要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和逻辑分析,根本拿不到高分。以前在国内读书是拼体力,来这里是拼脑子。因为对美国当地文化不了解,在寄宿家庭里,别人讲笑话我一点听不懂,出门问路、打车都很困难。什么事都要自己思考、自己决定、自己安排,没有人给我买零食、洗衣服、收拾房间。最难熬的是孤单,晚上睡不着时会想家,想老爸老妈和好吃的中国菜……”

三年留美,朱一泓只在每年暑假时回国,回国也并不只是享受家的温暖,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和实习。“我在萧山影城做过导引员,在图书馆做过管理员,还去湘湖参与了为贫困山区孩子义卖的志愿者活动。”

而寒假在美国过,一般会跟朋友结伴去旅游,这些年去过亚特兰大、纽约、洛杉矶等地,“都是自由行,大家都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

3年的经历,都被当作日记写了下来,一共40多篇文章,现在集结成了这本《我住西五区》。“有时候觉得很孤独,委屈了,就拿出本子开始写,写完了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他说。

朱一泓一直喜欢写作,小学时就先后创作了《神秘岛屿历险记》、《惊魂木偶》、《恶魔森林》等三本冒险小说。

责编:张振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