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9年6月17日,王栋指导学生做实验 通讯员侯庆摄
未满40岁的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是中国纺织行业青年代表人物和湖北最优秀的青年学者之一。今年,他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中的唯一一人,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自然科学类),且支持经费为240万元,是该项目的最高额度。
还不仅如此。自2010年被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团从美国名企引进回国,9年间,王栋拿了许多国内外大奖:2018年,他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年,他还获得美国纤维学会授予的“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这一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仅表彰一名对纤维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王栋是该奖项设置以来第三位获奖的中国大陆学者。此前,他还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一届“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等,还获得了“纺织学术带头人”、“全国纺织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称号……
而王栋的学生们推荐他参评“荆楚好老师”的理由,却不仅仅是老师在科研上的成就。“王老师有着强烈的报效祖国的愿望,他总是说,不要为发论文而写论文,要做一个为所在的学科、产业、领域有贡献的人。他的研究方向基本都是国内没有突破的关键技术难点,难度大出成果慢,可他偏要啃这些硬骨头。”王栋的博士生卿星说,受老师的影响,同学们的人生追求都成了“做有价值的科研人”。
用13年纺出一张“纸”
做学问要老实,王栋是这样教学生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王栋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热塑性聚合物纳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在液体分离领域的应用”项目,其成果是幅宽达1.6米、孔隙小、生产设备便宜、制造工艺简单的纳米纤维滤膜。这一项目解决了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效率低、应用形式单一的两大难题,成本大幅降低,且生产过程环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鉴定后认为,项目关键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做出这张薄薄的“纸”,王栋花了13年,团队获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光发表的论文就有38篇,相关文章还被美国两院院士Frank S Bates引用,称这是首次从聚合物共混体系里制备得到了独立存在的纳米纤维。如今,这张“纸”已被应用在全国多地的给水污水处理、生物制药除菌过滤、家用净水器中,改变了此前此类滤膜被美日韩大企业垄断的局面。“2005年,我在美国读博做实验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当时我想一定要用它做原创科研成果,解决国内的高端滤膜不能自给的现状。13年来,我们改进设计、研发设备、优化工艺、推进量产,攻克一道道难关,终于做出了技术、工艺和外国人完全不一样的科研成果。我们的产品品质可以与国外进口产品媲美,价格却比它们便宜2/3。”6月14日,王栋向记者展示他们用滤膜制成的滤芯时说。
专瞄准“卡脖子”技术
滤膜只是王栋及其团队啃的“硬骨头”之一。还有看上去像块布的可穿戴织物触觉传感器,一受力就能在软件上展示出压力分布,可以做成智慧床垫、鞋垫、汽车座椅等;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纤维和聚合物,用它做出的衣服冬天能升温两三摄氏度;还有针对不同伤口做的不同性质医用敷料,能更好地吸收不同伤口的渗出液,防止皮肤产生疤痕;还有能快速完成细菌培养的细菌传感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很先进、很有用,也很难。
王栋的博士生钟卫兵是可穿戴织物触觉传感器项目组的技术支持人员,他说,去年,媒体上热议“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归纳出了30多个我国在核心、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技术,其中便有他研究的项目。当时,王老师特意把这些文章发给大家看,鼓励大家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要攻克“卡脖子”技术,把论文写在推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而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出文章。
王栋则说,他确实有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很多领域,高性能、精细化的设备、原料、产品都只能靠进口,他希望能做些改变。 这与他的不服输个性有关。2008年王栋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毕业后,曾先后在杜邦中国、美国INVISTA公司和美国Eeonyx公司担任工程师、材料科学家和研发中心主任。2010年,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团来到美国揽才,王栋决心回国,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他白天做实验,晚上写论文,有时写到凌晨5点,睡两小时就爬起来出差。9年里,他暑假跑企业,寒假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材料。“我很想把学校的学科做起来,更想为国家产业发展做贡献。”他说。“王栋志存高远,所以能年纪轻轻取得这么多成果。”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韦一良说,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纺织业是创新热点。正因为有了王栋等大批“实干家”,该校近年来在先进纺织技术、功能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多项科研成果属国际首创,推动了产业关键技术国有化。
引来大批志同道合伙伴
一门心思做研究的王栋,吸引到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获评武汉纺大十名“阳光青年拔尖人才“之一的李沐芳老师是第一名组员,她2012年到岗,是王栋在东华大学的师妹。李沐芳说,她的导师也是王栋在美国读博士时的导师,当初王栋回国到武汉纺大,导师很不乐意,说他是自己带过最优秀的学生,希望他回母校工作,可两年后,看到他在武汉纺大做得很好,导师也被感动了,主动将她这个同门师妹也推荐了过来。
另一名“阳光青年拔尖人才”刘轲老师来得更爽快,他是西安交大的博士,过来和王栋聊了半小时就决定了。如今,王栋的团队中有老师20多人,其中3人是“阳光青年拔尖人才”,涵盖生物医药、环境、信息、纺织、电子等学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30多人。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出头,是武汉纺大最大、最年轻的科研团队之一。如今,想加入的老师还越来越多。“来这里就是因为能踏实做事。大家都很努力,有合作意识。成果也多。王老师在工作上还是大家的偶像,他太工作狂了。”刘轲说,他家里客厅挂着“天道酬勤”,书房挂着“凌云”,只要不出差,常常晚上都在学校工作。
最高兴学生跟着他助学
跟着王栋老师是什么感受?学生们都说“痛并快乐着”。“生活上他是嘻嘻哈哈的,什么困难你都可以跟他说。但要是活干不好,他会训得你怀疑人生。”王栋的学生卿星说,老师常说,他对大家要求高,是因为若出去了不像样子,学生老师都会被骂。“王老师特别看重学生勤不勤奋。他总说,再聪明的人,不勤奋也做不出成绩。大家以后出去工作,哪个学校毕业、是不是海归,这些头衔就管3年。若不努力,3年后人家就要嘲笑你了。”钟卫兵说,王老师自己就一直在以身作则。
王栋对学生也是真的好。他的学生从不愁找工作,很多都是他帮忙推荐;对想出国深造的学生,他都操碎了心,学生们有去韩国读博士的,有去香港理工大学的,有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
王栋则笑说,他的学生被他磨练了几年,本来就很优秀,“我有十几名学生去了武汉天马微电子公司,那里基本只招985、211大学的学生,但我的学生去了,好几个能拿优秀,很厉害。”
王栋更骄傲的则是,学生们都很善良。王栋在广东河源捐助了一个小女孩读书,一年数千元,他还承诺,只要孩子想上学,他就一直供她读到大学。有学生无意知道了这事,主动捐助了几百元给那个女孩。“其实他刚成家,小孩很小,没什么闲钱。我很感动,我的学生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自己当老师很成功,培养了好人。“王栋说,他一点不后悔当老师,在企业干虽然待遇更丰厚,但他现在可以研究任何感兴趣的课题,每年过年至少有二三十个学生来看他。他很骄傲呢!(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屏通讯员侯庆)
责编:周璇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