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炫守是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去年8月,他作为交换生到山东烟台大学开始为期1年的留学生活。日前,柳炫守结束了他的最后一门期末考试回到韩国,目前正在为汉语水平考试6级做准备。谈起学习中文的经历,他有很多话想说。
从德语系转到中文系
2014年9月,柳炫守进入檀国大学德语系学习。“那时我对德语并不感兴趣,也对自己今后的方向感到迷茫。”
2015年初,柳炫守到了可以服兵役的年龄,于是他在大一下学期开始之前办理了休学手续,到部队服兵役。退伍后,柳炫守并未继续完成学业,而是先到餐厅打工,又到中国香港和深圳旅行。“那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只能用英语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沟通。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会中文的话,在中国的经历会不会更加丰富呢?”抱着这个想法,柳炫守重回学校后开始自学中文。
刚开始自学中文时,柳炫守常将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弄混。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转到中文系。“为了转系成功,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往教授的办公室跑。”在柳炫守的坚持下,学校最终通过了他的申请。大一下学期,他正式转入中文系。
结交中国朋友
2017年冬,柳炫守拿到了汉语水平考试4级证书,也开始着手留学中国事宜。
考虑到地理位置,柳炫守选择了烟台大学。为了好好利用留学时间,柳炫守积极尝试各种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的事,比如在商店买东西时仔细观察商品的标签;在结账时和老板讲中文;在闲暇时看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相比小说里较为晦涩的文字,看电视剧更容易提高中文水平。”柳炫守说。
为了练习汉语“听”“说”能力,柳炫守还常去中国同学的韩文课堂上蹭课,也借此认识了不少中国朋友。
曹轩卿就是他在课堂上认识的朋友之一。曹轩卿回忆说:“当时炫守跟着我们一起上课,整个课堂上只有他一个韩国学生,但是他不拘谨、很活泼。他教我们讲韩文,我们教他说中文。”曹轩卿觉得柳炫守好学又聪明,“他并不拘泥于课本和成绩,而是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培养中文语感,我们都很愿意和他交流。”
“糖是不是变质了”
距离柳炫守刚开始学习中文已有1年零7个月。刚来中国时,他曾因为不了解中国的饮食和文化闹了很多笑话。“我还记得第一次吃糖葫芦时,看到名字以为是甜甜的糖,但是一口咬下去感觉不对,味道酸酸的,我还问老板是不是糖变质了。” 柳炫守说。
说起学习中文时遇到的困难,柳炫守表示困扰他很久的一个问题是有些笔画较多的汉字比较难写。他举例说,“睡”“瞬”“藏”这3个字是最让他头疼的。“这些字我会读,也懂它们的意思,但就是写不出来。另外,发音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有的汉字是多音字,有不止一种读音。”
回忆1年的留学生活,柳炫守认为收获最大的是中文听力水平的提升,最让他怀念的是中国的美食。“火锅、烧烤、小龙虾……这些中国特色的美食带给我很多惊喜。” 柳炫守说,很多知识如果只是通过课本了解总觉得很抽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就会印象深刻。
谈到未来计划,柳炫守说:“我希望读中韩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未来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王玉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12日 第 09 版)
责编:陈亚楠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