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暑期游学市场火爆 业内:仔细甄别,理性看待

2019-07-31 08:23:36来源:中国侨网
字号:

中国侨网7月30日电 近日,《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刊文称,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各大著名学府附近,近几年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年轻或稚嫩的中国面孔集体出现,他们往往不是单纯来旅游的,而是来“游学”的。

文章摘编如下:

据悉,近几年英国暑期游学团日渐走俏,尤其是小初高学生已成为游学的主力军,大学生占比反倒处于边缘地带。根据携程发布的《2019暑期游学市场趋势预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学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英国”在海外游学目的地国家里排行第二。

更让人惊讶的是,现在3岁的小孩就能报名参加游学了。

从字面上来看,“游学”,其实是“游”和“学”并举,它对很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能边玩边学的“旅游团”。据说,游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由英国人Bertil Hult从1965年带着瑞典学生到英国学习英语和观光开始的。

“游学”看上去是学习和兴趣结合的好选择,可是一些报道和网友的吐槽却透露出质疑,担忧孩子们学不到什么东西,反而是被无良机构坑钱了。

那么游学能“学”到什么?真正参与过游学团的老师和学生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孩子五岁就开始游学

Mia的爸爸在女儿5岁的时候就送她出来游学了。2019年初,6岁的Mia已经是第二次来英国参加游学。

去年6月,Mia爸爸首次安排女儿出来游学。由于Mia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出远门,爷爷奶奶担心孩子吃不好,就跟着Mia爸爸妈妈一家5口人来伦敦租了个房,这一住就是两个半月。

Mia爸爸还是倾向以后让Mia在国内接受教育。给Mia报名游学就是想孩子多体验,开拓下眼界,顺带练练口语。

Mia从3岁半开始就被送去上外教课了,Mia爸爸认为英语本质就是种工具,不管出不出国,都应该把它发展成一种好的工具语言,一口纯正的英语也能帮孩子变得更自信,出国游学能帮Mia体验到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口语练习再好不过了。

就国内的教育来讲,从小学开始到高考学业会越来越繁重,Mia爸爸担心孩子大了更抽不出时间游学,所以想趁着还在幼儿园,多出去见识见识。多些游学体验,对成长总归是好的。

在挑选游学机构这个过程里,也不是那么顺利,Mia爸爸花了很多时间对比,反复和游学机构去沟通,也会和其它带孩子去国际幼儿园游学的家长联系。“首先要考虑安全性问题,确认机构是否有相应营业许可证这非常必要。”他说。

同时他也更倾向有中国老师带队的团队,这样更方便沟通孩子情况,遇到突发情况也方便解决。

至于费用问题,费用过低Mia爸爸也会觉得不靠谱。只要费用家里经济能承担得起,都是能够接受的。

Mia来到英国之后,非常享受游学过程。Mia爸爸说,“在幼儿园上课没有黑板,老师会带着做各种涂鸦活动,每天下午还会去自然博物馆、儿童图书馆、公园等地进行户外游览学习,重点是回家也没有作业.....”

看到女儿这样的反馈,Mia爸爸很欣慰,英国这种授课模式能帮孩子更好地释放天性,宽松自由的课程设置也有利于孩子更多去表达自己。

回国后,Mia明显比同龄孩子更喜欢分享自己,主动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也变得更加活泼。Mia父母觉得送孩子出来游学这决定真是值了。

今年年初Mia爸爸又带着女儿来英国开始第二次游学,Mia爸爸说,日后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依然会考虑继续报名参加。

两周的时间 体验重于学习

叶同学目前是英国利兹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第一次参加游学团是在2016年大二暑假。他说:“当时翻阅学校官网时无意中看到学校和牛津大学合作的暑期游学短期项目,我心里一直有名校情结,所以一下子就动心了。”

由于是学校官方发布的游学团项目,叶同学的父母也非常支持,第二天她就向学校提交了各种材料参与审核,最后顺利地成为10个参加游学的幸运儿之一。

据叶同学介绍,这次游学团汇聚了北上广不同高校的100多名中国学生,共持续2周。每天上午是由牛津大学老师、业界名人以及圈内大咖展开的大型讲座,下午分小组进行主题讨论,英国时政、传统文化等都有所涉及。

此外,每周都有1-2天去体验下午茶,参观校园、博物馆、公园等,由于学生们英语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上还会配备一位中文的老师适时翻译讲解。

叶同学最喜欢的是自己的生活住宿环境:“你知道吗?我们当时就住在牛津大学的宿舍,连吃饭都在像哈利波特电影里开学宴的那种大厅,真的太酷了!”

至于费用,叶同学表示,学校与学校之间直接建立的游学团合作项目,费用一般较低,“像这次游学,两周下来总费用也就花了两万块不到,包含了往返机票、住宿、吃饭几乎所有费用,真的非常划算啦”。

牛津大学这次游学经历让叶同学开始对英国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也第一次产生了毕业后要来英国读研的想法,她也顺利拿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offer。

叶同学觉得,经济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出来看一眼,如果说非要靠这两周的时间真正学到点什么也不现实,来游学其实就是重在体验。毕竟“书本上看到的永远是文字的东西,有些感觉是你真正来了之后才会有的。”

和“大牛”们零距离接触

陕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即将步入大三的王同学,在大一暑假就参加过一次英国的游学项目。

“当时戏剧课的老师在班群发了条‘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的游学项目,感觉这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他说。

英国戏剧氛围浓厚,王同学本身对戏剧很感兴趣,未来也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打算,再加上是老师推荐的觉得靠谱,和家里人简单商量之后就报名参加了。

“这次游学属于戏剧项目团,是游学机构和英国学校之间建立的合作,2周游学项目总共花了快5万。游学团大概7人左右,都是中国人。”

据王同学介绍,在第一周的实践课程里面她接触到了很多没听过的概念,非常开眼界。第二周以看剧为主,老师带着一起去了西区、剑桥以及莎翁故居等地参观游览,她觉得和大牛们零距离接触的感觉很棒!

对于这种项目类的游学,王同学提醒大家,自己选择时要多对比多筛选,老师推荐的或者朋友同学参加过的团会更靠谱一些,其实每年游学团的项目内容差别不大,只是简单地调整罢了。

目前市面上游学团种类很多,像“学校—学校直接合作”的游学团项目,人数规模较大,课程较为笼统,多以参观体验为主,体验感可能会稍微差一点,但是经济实惠;

而“游学机构—学校合作”的游学团费用偏高些,但是课程更有针对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所以具体怎么选,还是看个人了。

仔细甄别,理性看待

英国游学市场虽然整体质量有保障,但也不排除少数机构打着监管擦边球,以游学为幌子挣钱。

对此,伦敦某游学机构的李老师建议:第一,有经济实力的中国家长越来越多,但任何市场都有水分,家长要仔细甄别挑选。第二,游学再好,也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第三,随着游学参与者低龄化趋势明显,中国家长对低龄孩子参加游学的效果要理性看待,不能期望过高。

李老师建议,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适当延长低龄孩子英国游学的时长,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度期,游学时长过短可能孩子都还没来得及适应,体验感自然也会减半。

游学对中国学生和家长都是一种考验

不过在采访中,小编也感受到多数中国家长和老师们对游学有清醒的看法。

董老师认为,“很多家长是送孩子来英国,在英国的环境下巩固自己的英语口语,此外也相对安全”。

其实,很多学生家长并不期望学生通过这一次短时间的游学就有明显改变。不过,董老师表示,“不少孩子参加过游学团之后,变得更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还有的孩子的英语发音明显有了提高。这其实就是进步。”

参与这样的游学,对中国学生和家长也都是一种考验。

很多学生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长,过集体生活,他们需要学习如何独立生活,如何与不同文化的家庭相处、沟通,遇到矛盾如何处理,这些都有积极意义。

“但与此同时,反而有不少家长不适应。目前中国社会出现很多‘熊孩子’事件,其实是与家长分不开。家长对孩子不够信任,不够放手,过分看重学习而忽视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这类问题确实也在游学旅途中暴露出来。” 董老师说。

她还表示,孩子出来游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融入英国当地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和本土孩子一起学习生活。

董老师自己的孩子目前3岁半,等到明年,她也计划亲自带孩子出国来一次原汁原味的游学体验。她建议,如果家里有这个经济能力,就送孩子出去走走,开拓视野的同时,也锻炼下独立生活的能力。


责编:耿佩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