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开放 留学生成“中国名片”

2020-10-27 10:21:00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成海报
字号:

20岁的王思洵在9月开启了她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留学生活。从印度室友与她探讨“中国智造”的实惠好用,再到英国维修工人向她夸赞中国产的口罩,王思洵感受到了中国迅猛增长的全球影响力。

这是留学生在海外发挥中国文化使者作用的日常。祖国开放的坚定决心,给他们带来了在世界舞台上“乘风破浪”的自信和底气;同时,他们也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特别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出国留学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据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4月2日援引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通报,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总人数约有160万人,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仅为54.45万人,增幅达到193%。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际,王思洵一度为就学和如何前往学校报到而担忧。在中国外交部、教育部、民航总局等多部门和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的大力支持下,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在英国高校中率先推出了针对中国学生的包机服务。由中英两国合作策划、实施的留英“入学班机”,也开创了我国至贝尔法斯特直飞航班的先河。

乘“入学班机”抵达贝尔法斯特后,王思洵还收到了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和中国学联为他们准备的防疫物资。今年4月,中国外交部启动了为海外中国留学生配发“健康包”的计划。“党和政府时刻牵挂着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健康与平安,祖国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时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曾表示,中国驻外使领馆会陪伴在大家身边,坚定不移地与广大留学生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疫情也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成果的一次考验。201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到今年6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282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1196个。我国已有具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10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21家。

今年9月,为解决部分留学人员的现实困难,教育部提出,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内地(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上海纽约大学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在2020年秋季学期,该校通过Go Local(就近入学)项目接纳了来自纽约大学和纽大阿布扎比校园的约2300名中国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国籍研究生到校就读,有效缓解了防疫特殊时期中国留学人员的就学困难。

毕业于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刘芮希,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洲能力发展研究所实习了近两年。2018年11月,她作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派留学人员,到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协助研究所项目官员完成教师教育和课程发展等领域的项目工作。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有机会成为全球化新时代的国际人才。

今年7月,由刘芮希所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和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共同发起,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和国家开放大学协同设计和开发的“非洲教师在线和远程学习课程”正式上线,希望借此为受疫情和学校关闭影响的非洲教师提供远程教学支持。

“国家现在给予国际组织人才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刘芮希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说,前几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只开放给部分重点高校,如今已经改革为公开遴选,所有感兴趣和达到相关要求的人员都可以自行申请。同时,国家留学基金委还在实习期间为公派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和一次往返国际差旅费用,“非常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加深入地在国际组织内学习和成长”。

限制更少、渠道更宽、支持更大,“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留学人员工作高度重视,不仅着眼于“走出去”,更发力于“引进来”。以简化留学回国人员办事程序为例,教育部从今年11月1日起将正式取消实行了近15年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消息一出,不少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感慨,“终于等到你!”程序简化极大地方便了他们回国就业和生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责编:耿佩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