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的里昂,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晴朗的天气里,不妨沿着罗纳河溯流而上。伴着两岸粼粼波光,穿过坦平的长桥,对面便是耸立的富维耶山。
石墙、红瓦、高耸的塔尖、典雅的教堂、中世纪留存的古建筑……见证着千百年星河流转,岁月沧桑。
斑驳的校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鲜花烂漫、丛林掩映的山间,悄然静立着里昂中法大学的旧址。谁能想到这里百年前的模样?一群热情昂扬的青年,如何远渡重洋而来、一次又一次地叩响了它的大门?
四周静默,无人应答。那斑驳陈旧的大门,仿佛一位年迈的老先生,含着笑与我对望,笑容中含着鼓励,含着期待。如今落在门前的身影,是否与百年前同样徘徊怅惘?而落向院墙内的凝望,是否也带着同样的激情和向往?或许,来赶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重逢吧,也许循着他们走过的道路,我们能遇见往昔,更将望见未来。
从上海到里昂,6小时的时差,直线9300多公里的距离。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十七八个小时的飞机航程,是航站楼里井然有序的安检、候机,是登上客舱后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而在100年前,这场横渡重洋的旅途,却通常意味着40多天的海上漂泊,意味着狭小船舱里的煎熬挣扎,以及前途未卜的满心焦灼。1921年,120多名被里昂中法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开始了他们负笈海外的征途,从波澜壮阔的印度洋再穿过红海,目睹了殖民地居民饱受奴役欺压的状况,也见过欧美所谓文明世界里的发达。落后与先进的剧烈反差丝毫不逊于惊涛骇浪,烙刻在这群年轻人的心底。一路忍耐坚持,反而让登岸后的每一步都迈得坚若磐石,不可动摇。
最终,学生们在那年的9月抵达里昂,三五天的休整和参观里,所到之处皆是迥异于祖国的风情:鳞次栉比的繁华街道、典雅华丽的圣母教堂,无不诉说着此岸文明的历史。如今,在罗纳河和索恩河交汇处, 坐落着著名的汇流博物馆,其中展示了里昂发达的内河水利。19世纪的里昂,正是依靠得天独厚的航运地位,支撑着从法国巴黎到意大利威尼斯的商贸往来,缔造出当地兴隆的纺织工业,成就了这里联络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文明的独特地位。机械马达彻夜轰鸣的工厂、四通八达的铁道和公路,无不彰显着城市迅猛发展的活力。可以想象,当年革命前辈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回想起那时自己的故土,映目之处尽是破败不堪,面黄肌瘦的农民、城楼上耀武扬威的军阀……国弱如斯,强敌环伺,任人欺凌、宰割,这是何等辛酸,何等悲愤。
不朽的信念
他们并不是第一波抵达这里的中国人。早在1912年,李石曾、蔡元培、吴稚辉和吴玉章等人联手筹办了留法俭学会,呼吁、鼓舞先后十几批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里昂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点,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在那个新思潮席卷而来的年代,目睹积贫积弱的祖国,怀揣救国济世的志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走到了一起。
彼时国内政局动荡,北洋军阀意欲向法国政府秘密借款,利息之重不亚于卖国。周恩来第一时间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文章,揭露了其背后丧权辱国的交易。声势浩大的抗争运动自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法国受战争影响,经济渐趋萧条,形势愈发严峻,留法学生的处境难上加难。1921年,法国当局停止发放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生活维持费”,里昂中法大学的中方负责人违背承诺,将留法的勤工俭学学生拒之门外。
面对生活困难和镇压威胁,不断有同伴被强行羁押、遣送回国时,留法学生们依旧没有消沉,没有屈服,而是将汹涌喷薄的愤懑化作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燃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抗争。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等人的领导下,开展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但在法国当局的镇压下运动最终失败。留在法国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人,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继续开展斗争,被迫回国的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人积极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之中。
在抗争与磨难的淬炼下,留法革命前辈们的信念变得更加笃定而真诚,经年之后,成为熠熠生辉的宝藏。
作为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类机构,1921年7月成立的里昂中法大学培养了许多新中国建设的领军人物。上世纪80年代复校后,她又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各类人才,续写两国人文交流新篇章。
时代的答卷
今天,我们站在里昂中法大学门前,已无从想象当年这所学校里书声琅琅的场景,只能从后人的记述中了解当年革命青年的昂扬斗志。里昂市图书馆的汉语书库中,至今保存着大量1910—1940年间的中文档案杂志。玻璃罩下的铅字报纸,仿佛仍在用清晰的大字无声地呐喊:“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曾发表于《新青年》、由蔡元培起草的《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声声在耳。
革命先辈从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明了“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使命,站在他乡的土地上,朝着祖国竭尽全力地呐喊,誓要雄狮猛醒,要巨龙睁眼,要民族振兴自强。如今,这声音依然清晰、有力,依然回荡在我们留法学子的心底。
一路回望,一路心潮澎湃。等再回过神,面对眼前的校园更是感慨万千。沿着相同的路径,怀着相仿的豪情。昔年,革命前辈以铮铮铁肩担起民族大义,筚路蓝缕开天辟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如今,中华崛起,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祖国正向我们发出新时代的召唤,也发出了厚重的考卷。如何写好这一考卷?中法大学那扇斑驳的大门是答案,图书馆里那泛黄的报纸是答案,学子掷地有声的誓言是答案!
当我们穿越历史长廊,循着这振聋发聩的启迪,带着革命前辈的殷切叮咛与教诲,带着祖国的关怀与希望,在书写这份时代的答卷时,也是我们海外学子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答卷。(焦文卿系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唐亚骐系里昂癌症研究中心博士三年级学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7日 第 09 版)
责编:耿佩、张婧妍
赞
踩
路过